干細胞起源于中胚層,具自我復制和多向分化潛能。大量研究表明,干細胞具備機體損傷及免疫調節功能,已被廣泛應用于心血管、血液和神經系統等多方面疾病臨床前研究中。
干細胞還具取材方便,免疫原性低,對不同程度受損組織有修復作用等優點,成為目前理想種子源細胞,也為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包括改善卵巢功能及恢復生育能力帶來新思路。
傳統方法干預卵巢早衰無法修復與恢復卵巢功能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指女性40歲前出現閉經、雌激素缺乏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導致生育能力下降,嚴重影響女性身心健康。發病原因包括:遺傳因素、自身免疫因素、醫療手術創傷、環境感染等。
目前傳統干預方法是激素補充療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該療法雖然對卵巢早衰臨床癥狀具暫時緩解作用,但無法從根本上修復受損卵巢與恢復卵巢功能。且該方法長期干預有增加心臟病和中風風險,同時還可能加劇患者相關性自身免疫病的發生。
干細胞移植五大特征為干預卵巢早衰提供新思路
1、取材方便,來源廣泛,易于收集、保存、冷凍,不受倫理、道德及法律方面限制;
2、相對純凈;
3、含量豐富,較為原始,分化能力強,可在體外進行分離、培養,擴增迅速,且生物性能穩定,多次傳代擴增仍能保持增殖旺盛,能夠產業化,可以為實驗室和臨床提供充足細胞來源;
4、不表達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Ⅱ型或低表達 MHCⅠ型,免疫原性低,減弱了同種異體移植免疫排斥反應,適宜于不同個體之間的移植;
5、具有自我更新和向多組織細胞分化潛能,使其擁有廣泛的臨床應用前景。
干細胞移植干預卵巢早衰兩大作用機制
1、干細胞通過修復顆粒細胞等功能型細胞來修復受損卵巢;
2、干細胞直接分化成卵巢內顆粒細胞和卵子細胞對卵巢進行修復。
干細胞移植干預卵巢早衰臨床試驗效果評估
目前,動物研究證明干細胞移植可改善卵巢功能,使得干細胞移植為干預卵巢早衰指引了方向。
1、激素評估:研究者利用干細胞移植對卵巢早衰大鼠干預2、4、6 周時分別檢測血清中雌激素(E2)、FSH、抗苗勒管激素(AMH)。與陰性對照組相比其血清FSH水平均顯著降低,E2顯著增加。
研究還發現,各級卵泡在第 14、21、28 和 60天均有不同程度恢復。E2 水平在各時間點均有顯著升高,FSH水平僅在第60天顯著下降。
2、生育力評估:對卵巢早衰大鼠運用干細胞移植干預2周和1個月時,通過卵泡數、激素水平、發情周期和生育測試等指標來評估卵巢儲備功能。結果表明,干細胞能明顯改善受損卵巢儲備功能,卵泡數增加,雌孕激素升高,且規律性發情周期百分比增加,每窩的產仔數增加。
數據統計顯示,我國有20%—40%女性不孕是因其子宮內膜損傷導致,嚴重子宮內膜損傷導致重度子宮腔粘連。近年來,隨著全球干細胞研究如火如荼的開展,國內外研究團隊紛紛在臨床研究中采用了干細胞移植干預卵巢早衰,并且研究取得了較好成績,使得部分卵巢早衰患者已經受益于干細胞移植誕下健康寶寶,讓她們重拾自信,做幸福女人。
綜上所述,近年來干細胞移植臨床研究獲得很大進展,部分研究成果已開始在惡性腫瘤、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等多種臨床試驗中得到應用。其中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足、類風濕關節炎、漸凍癥、帕金森病、失代償期肝硬化、卵巢早衰等疾病臨床干預研究中取得很好成果。